医学样本搭乘“空中快线”争分夺秒、快递包裹自动飞抵楼下智能接驳柜、建筑垃圾通过“飞天”模式高效清运……从小众试点到大众体验,一架架无人机正飞越济南城市楼宇与山河乡野,从想象中的新奇概念,化身为现实里的“空中助手”,赋能千行百业。
从物流“最后一公里”到行业“全域一盘棋”,济南低空经济何以乘势高“飞”?
从运送“救命血”到山顶“热乎饭”
济南低空经济场景不断“上新”
低空经济发展,场景是关键。11月19日上午九点,一架搭载医学标本的医疗专用无人机自济南北部的星齐医学准时起飞。在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共青团院区)中转后,继续飞往该院东院区,全程27公里仅耗时28分钟。其中,两院区之间的17公里航段,无人机仅用17分钟即完成运输,较传统方式时效提升63%,为危急重症患者的诊断赢得了宝贵的“黄金时间”。
与此同时,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也借助无人机开辟出一条“空中绿色生命通道”。从山东省血液中心直达医院停机坪,全程点对点精准配送仅用时5分钟,实现了从传统“地面急救”到“空地一体”重症救治体系的升级,为生命救援注入强劲的“低空加速度”。

无人机不仅守护生命,也在温暖城市的脉搏。在济南市政供热管网沿线,搭载红外热成像仪与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开展常态化巡航,实时回传温度场数据。如今,近百公里的输热管网仅需2个多小时即可完成全面巡检并生成检测报告,以科技之力筑牢泉城冬季供暖“生命线”。
低空经济带来的高效与便捷,也正悄然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在千佛山顶,游客只需手机一键下单,无人机便能将外卖精准送达手中,解决了山地景区“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通过空中直线航线,无人机有效规避了复杂地形与交通拥堵,将配送效率提升约67%。
在济南中央商务区,无人机快运航线也已投入运营,让快递包裹“走空中”。从解放东路一快递营业部至人寿大厦北塔,全程约3公里,无人机运输仅需3–5分钟即可空中送达楼下的智能接驳柜,让“无人机跑腿”成为城市物流的新风景。
从产业布局到生态培育
济南构建低空经济“四梁八柱”
无人机频繁“上天”的背后,是产业生态的扎实“落地”。除场景创新外,济南通过产业联动、资本推动与人才驱动,正逐步构建起要素齐全、循环畅通的低空经济创新生态。
在文旅新体验上,商河机场开通4条低空自驾航线,开拓沿黄空中游览新场景;“2025济南国际泉水节——‘泉染星穹’无人飞机秀”以5000架无人机同步升空,依托300余项专利实现精准编队,创山东规模之最;在农业新动能上,植保无人机已成为智慧农业标配,广泛应用于作物喷洒与病虫害防治,推动田间管理向精细化、科技化转型;从产业新规模上,重点围绕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通用及无人驾驶航空器等领域,加大招引力度,吸引一批国内领军企业与优质项目落地;在城市新管理上,专门成立“济南市航空勤务飞行队”,纳入市级专业队伍管理体系。

从产业链新生态上,由济南能源集团牵头,联合山东大学、空天信息大学、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等成立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推动产业链从“单点探索”迈向“系统联动”;从投资新势能上,第八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期间,16个低空经济重点项目集中签约,计划总投资77.68亿元,并同步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空天信息与低空经济产业基金,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资本动力;从人才新根基上,济南积极支持空天信息大学去“筹”,山东交通学院牵头打造专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聚焦相关科研人才培养。
从平台新服务上,济南低空经济发展集团打造国内首个面向公众的一站式低空服务平台——“济南低空”App,支持无人机租赁购买、多场景飞行服务呼叫,并构建“培训—考证—接单”闭环体系,拓展低空经济就业市场;从生态新矩阵上,浪潮智慧科技正建设全国首个城市级低空经济创新高地,汇聚200余家合作伙伴,持续深化“技术+场景+生态”三位一体发展模式。
从政策护航到基金赋能
济南低空经济“飞得高”更“落得实”
低空经济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增长新引擎的重要方向,其发展需要顶层推进、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的系统合力。
近年来,济南将低空经济确立为引领产业升级、构筑未来优势的关键赛道,持续推进产业生态构建。2024年10月,济南率先成立低空经济发展集团;同年11月出台的《济南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引育低空产业链相关企业200家以上,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打造全国低空经济发展先行区、集聚区和示范区。
2025年初,济南创新设立由市级领导牵头的空天信息(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办公室,累计组建空天信息产业基金14只,总规模达40.32亿元,实缴投资26.23亿元,其中2025年新设基金8只、规模17.45亿元,为产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同时,专项人才补贴、空域审批简化、市场准入优化等配套政策陆续落地,持续优化低空经济发展环境。

“济南低空经济正告别‘尝鲜试点’的探索阶段,稳步迈入‘规模化落地’的关键发展期。”山东交通学院航空学院副教授高翔介绍,济南已具备扎实基础、完善体系和广阔市场。“济南低空经济实践,不仅为自身发展注入活力,也为其他城市提供‘济南样板’,形成一批成熟可复制模式。”
在高翔看来,随着“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加快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未来,济南通过持续强化政策、技术、人才与场景支撑等,必将在万亿级赛道中抢占先机,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高翔建议,随着技术突破和空域管控逐步开放,济南未来应扩大高校相关专业招生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补贴,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设立低空经济专项科研基金,支持核心技术攻关,突破飞控系统等关键环节;扩大对医疗应急、低空物流等民生场景企业的补贴范围,推动应用规模化普及。
从制造到服务,从技术突破到生态构建,济南正凭借工业底蕴与创新活力在万亿级产业蓝海中锚定坐标,以“向天而行”的魄力与智慧,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奋力开拓空天新版图。
报道链接:https://www.ql1d.com/general/26909943.html
济南改革:https://mp.weixin.qq.com/s/3aStfRNcz8tLM42aLWgB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