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由科研处主办、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的第十期博士论坛人文社科分论坛专题讲座在长清校区1B104会议室举行。论坛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耿中元主持,学院师生代表参加论坛。本期论坛的主讲嘉宾为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王爱国教授,讲座题目为《智能会计是一门科学》。讲座中,王教授以山东财经大学智能会计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作为切入点,对如何进行智能会计专业建设进行了深入浅出地系统讲解,提出了“跳出会计看会计”...
11月25日下午,航运学院在威海校区金工实训楼311教室举行了2021年“课程思政”说课比赛暨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为切实达到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思政课育人水平,学院特别邀请曾获“山东省高校教学比赛一等奖”的杨光教授和孟君晟副教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讲评,教务处副处长周兆欣教授受邀亲临现场进行指导。比赛过程中,6位参赛教师以多媒体课件展示结合板书的形式分别进行了限时5分钟的说课设计和10分钟的课堂教学展示。...
11月25日上午,轨道交通学院在综合实验楼403会议室组织开展了2021年“课程思政”说课暨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来自各专业系的4名教师参加比赛。参赛选手结合所抽选授课内容,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全过程,运用自然灵活的教学方法、娴熟自信的语言表达,将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完美融合,较好展示了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和个人素养,为进一步提升学院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发挥了示范作用。学校教学督导组成员朱爱民教授、王旭光教授莅临...
11月25日,威海校区教学办公室联合航运学院、船舶与港口工程学院共同组织涉海理工类课程思政午间沙龙活动。本次午间沙龙特邀汪运涛副教授、船长担任主持,沙龙围绕如何做好涉海理工类课程思政教学进行研讨,与参会人员重点讨论了如何提高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中的能力。督导专员程向新教授、山东省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孟君晟副教授、焦波教授等先后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案例,提出了课程思政要结合育人要...
11月25日,交通法学院承办学校106期成长论坛。《齐鲁学刊》主编赵昆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受邀开讲。讲座由交通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崔晓主持,学院全体教师、校内外相关师生代表近130人参加了活动。赵昆教授以《人文社科类论文的写作与发表》为主题作讲座,他从人文社科高水平期刊论文的研究选题、框架设定、行文逻辑等多维度,阐释了高水平论文的写作要点,着重探讨了CSSCI期刊论文写作、投稿以及与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沟通交...
11月25日下午,汽车工程学院在长清校区工程中心D205举办2022年“两金”项目申报第一次论证会。会议邀请山东大学邓建新教授、东南大学殷国栋教授、山东理工大学高松教授和史俊瑞教授、太原理工大学刘光副教授作为专家进行论证指导。科研处副处长华相纲、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李伟、副院长赵长利、相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会上,拟申报2022年“两金”项目的5位教师围绕各自选题的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
为提高2022年国家两金项目申报质量,11月24日上午,航运学院在威海校区2号教学楼B424会议室召开了第一轮国家“两金”项目论证会。本次论证会特别邀请青岛科技大学池荣虎教授、姚文龙副教授、刘洋博士作为校外专家到会论证指导。科研处副处长华相纲、航运学院院长王明雨,副院长张强及相关博士教师参加会议。论证会上,相关教师就申报选题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汇报与交流,三位专家就题目拟定、摘要的精炼、研究内容的阐述、关键科学...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高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11月24日,航空学院组织了“课程思政”说课暨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学院党委书记单珊、院长刘文江观摩了比赛。比赛由航空学院副院长刘元涛主持。比赛分为说课和讲课两个环节,18名教师紧紧围绕如何融入航空报国、社会责任、家国情怀等元素,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讲课过程中,各参赛教师准备充分、思路清晰、讲授熟练、重点突出、言...
为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思政课育人水平,做好学校2021年课堂教学比赛的遴选工作,11月2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长清校区2C107举行了2021年“课程思政”说课比赛暨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比赛过程中,6位参赛教师以多媒体展示结合板书的形式分别进行了限时5分钟的说课设计和10分钟的课堂教学展示。参赛教师结合各自的课程和内容,通过不同教学风格呈现了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感染力,展...
11月23号上午,学校在明德楼303会议室召开硕士学位授权建设工作会。党委委员、副院长来逢波、张化祥出席会议。会议由张化祥主持。来逢波结合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简况表填报情况强调,成果转换的填报要结合相关企业,凸显转换成果;科研经费的填报要做到均衡化、特色化,对于重点的横向课题务必有所体现;实践基地的填报要能体现行业特色,这是专业学位建设的特色所在;专著、教材的填报要注重层次,提高整体质量。张化祥在主持时指...
期中教学工作检查期间,学校组织19个二级学院(部)分别召开了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反馈会议。会上,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员针对教学管理、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的教学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专业负责人与教学督导现场交流并针对问题及建议提出意见,学院领导根据反馈、交流内容作出总结,形成共识并制定下一步改进方案。本系列反馈会议完善了校院两级督导体系,发挥了督管督教督学职能,提高了校院两级督导信息共享度...
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适应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形势和要求,日前,研究生工作处举办了“研究生导师培训”讲座,特邀山东师范大学教授牛奔和济南大学教授王守仁担任主讲嘉宾。牛奔就研究生培养与团队建设分享了自己的宝贵经验。他指出,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除了要重视研究生学业以外也要特别关注研究生的身体健康,主动引导研究生参加体育锻炼;同时要注重研究生心理建设,...
11月18日下午,理学院在长清校区2A406举办2022年“两金”项目申报第一次论证会。会议邀请山东大学王洪超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刘新国教授、齐鲁工业大学冷建材教授、重庆科技学院王如转副教授及济南大学任小花老师作为专家进行论证指导。科研处副处长许振峰、理学院院长尹金生、副院长王伟、孙海波及相关博士教师参加了会议。会上,拟申报2022年“两金”项目的5位教师围绕各自选题的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科...
11月18日,学校第七届教学信息员培训暨表彰大会在长清校区召开。教务处相关人员,学生教务信息中心人员参加线下会议,长清校区、威海校区教学信息站站长和信息员同步参加线上会议。教务处主要负责人对学生教务信息中心和教学信息员上一年度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学生教务信息中心的成立及运行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希望教学信息员同学在做好“读书人”的同时也做好“代言...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实验室管理、提升实验教学质量,11月17日上午,我校在长清校区1B104举办“实验教学工作培训”讲座活动,特邀山东财经大学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高级实验师李斌担任主讲嘉宾。李斌以《新商科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主题,从什么是新文科、新商科切入,分析了新商科实验教学转型探索的理念和思路。他提出,要以数据思维、计算思维、互联思维、共享思维为主导,推动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专创融合,在内容...
近日,威海市第二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公布,我校《国内外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分析及对威海的启示》等五个项目获奖,威海校区获威海市重点学术活动资助。据悉,威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威海市社会科学市级最高奖,为威海市人民政府奖,本次活动共评出获奖成果81项,其中特别奖1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43项。近年来,威海校区立足威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改革创新,组织科研团队不断强化重大理论...
11月17日上午,学校在长清校区明德楼301会议室召开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申报工作动员会,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化祥出席并主持会议。张化祥对一流专业建设点申报工作进行动员部署。他指出,本次一流专业建设点申报至关重要,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狠抓落实,切实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申报获批作为提升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他强调,各二级学院要抓住“双万计划”最后一年机遇,强化顶层设计,有效...
11月15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李贞涛深入威海校区思政课课堂,在2号教学楼A103教室听取了基础教学部教师侯海娟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李贞涛认真听课、仔细记录,并在课后与授课教师亲切交流,深入了解教师备课、学生听课情况。他对课堂总体授课情况表示满意,并对今后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他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阵地,兼具政治性与...
11月15日上午,学校在长清校区明德楼301会议室召开2021年度第四次科研工作会议,党委委员、副院长来逢波出席并主持会议。来逢波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国家对科研工作高度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深化科技管理流程机制、引导激励高水平科技成果产出的制度和办法,科研管理的体制机制、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正处于改革优化和重塑期。各二级学院(部)、校级以上科研平台要深刻认识科技改革发展新形势、准确把握科技改革发展...
长清校区: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海棠路5001号
无影山校区:济南市天桥区交校路5号
威海校区:山东省威海市双岛湾科技城和兴路1508号
电话:0531-80683555
电话:0531-58251302
电话:0631-3998899
邮编:250357
邮编:250023
邮编:264209
友情链接
常用链接
版权所有 © 山东交通学院 鲁ICP备05001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