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公布了2022年度交通运输科技计划立项名单。我校作为第一承担单位共有12个项目获批立项。据悉,山东省交通运输科技计划项目是我省为进一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行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提高交通运输科技研发水平和智慧交通技术水平,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应用,支撑交通强国试点省建设,根据全省交通运输工作总体部署而设立的科技项目。我校积极组织申报省交通运输科技计划,获批数量逐...
7月5日上午,航运学院在学院会议室召开航海类专业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签约仪式。学校教务处处长汪明栋,航运学院党委书记陈海泳、院长王明雨,教务处副处长曾庆凯参加签约仪式,仪式由王明雨主持。航运学院航海类专业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相关负责人分别汇报了专业认证前期准备工作和下一步工作计划。汪明栋指出,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是提升专业教育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与国际认可度的有力举措,希望学院以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
近日,《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我校2020年度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总计为17530.38万元,列全国高校第99位,在山东省高校中排在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后,位列全省高校第5位,这是我校科技成果转化层面指标排名首次进入国内高校百强行列。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始终坚持鼓励自由探索与服务国家战略相结合的原则,瞄准学科领域前沿...
6月3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长清校区综合实验楼231会议室召开教学改革研讨交流会。教务处处长汪明栋、学校教学督导组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杜永明、副院长胡晓丽、学院相关教学改革课程负责人及任课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杜永明主持。研讨会上,杜永明介绍了近几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和成效。他说,思政课作为党中央高度重视的课程,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也是我校双高学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
近日,我校《人工智能基础》公共基础课程获2022年春季学期智慧树网“人气课程(通识课)”。作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人工智能基础》是面向我校本科一年级全体学生,以实施“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为目的而开设的一门必修基础课。该课程学科交叉度高,内容丰富,涉及基础面广,将“科学精神”“大国工匠精神”“科技报国”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中,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全过程”学业评价,实现了教学模式从注重知识传授...
近日,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22年度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创新素养专项课题立项项目名单,我校《OBE模式下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机制研究》《基于项目引领的职业教育学生创新素养分段分级培养体系研究》等5项项目获得立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4项。据悉,2022年度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创新素养专项课题共450项课题立项。其中重点项目55项,一般项目395项。(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文图/南峰
6月18日,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研究60人论坛第七次研讨会暨2022年春季研讨会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研究60人论坛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名专家、学者应邀参会。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耿中元应邀参加研讨会。本次研讨会设置了三个平行会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在“数字经济人才培养论坛”平行会场,耿中元作了题为《数字经济重点领域人才建设与高校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思考》的报告,报告...
6月1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长清校区综合实验楼223组织开展了“萌新磨课会”教学研讨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杜永明、副院长胡晓丽、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到场指导,部分青年教师代表到场观摩。活动由杜永明主持。学院青年教师章樱馨经过线上初赛,成功入选第一场“萌新磨课会”现场教学展示环节。经过前期认真准备,章樱馨老师就自己的选题、授课思路、内容把握、教案设计及PPT制作等进行展示汇报,学院教指委的成员围...
为深入推进本科学科专业建设和办学模式改革,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6月9日上午,山东高翔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权一行3人应邀来我校参加空中乘务专业校企合作办学考察座谈。会议由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孙龙杰主持。会上,孙龙杰对高权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专业特色和空中乘务专业的办学条件等。高权介绍了山东高翔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模式,并详细说明了近年来与高校开展合作情况及...
6月8日下午,学校在长清校区明德楼303会议室召开课堂教学改革督导专题会。会上,教务处处长汪明栋带领与会人员学习了四川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传达了《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普通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通知》,解读了《山东交通学院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方案》。教务处副处长张媛媛解读了《山东交通学院课堂教学改革成效评价办法(讨论稿)》。校级教学督导员针对课堂教学改革文件及...
6月3日,我校首届“人工智能+”系列微专业的150余名学生齐聚学校图书馆前参加结业典礼,领取微专业结业证书并合影留念。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微专业负责人参加结业典礼。“人工智能+”系列微专业包含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智能物联网、机器人工程三个微专业,于2021年3月开始面向校内首招,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首届学生顺利结业。该系列微专业已加入“长青联盟”微专业平台,面向“长青联盟...
近日,第九届全国高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落下帷幕。在全国复赛中,我校工程机械学院教师赵凌燕、杨超和闫勇增的作品《微型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及智能仓储模拟系统》获全国二等奖,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教师赵峰的作品《抗疫逆行者—无人驾驶智能消杀与检测机器人》、张煌的作品《战“疫”小哥—无人配送小车控制系统设计》分别获全国三等奖。据悉,全国高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
近日,山东省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落下帷幕,我校船舶与港口工程学院副教授孟君晟获得国赛推荐资格,航运学院副教授王连海、国际商学院教师孙慧分别获三等奖。自大赛校内选拔赛启动以来,学校教务处积极宣传,广泛动员,各学院(部)教师积极参赛,经过学校推荐选拔,共9名教师获得参赛资格。此次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打造一流课程”为主题,旨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四新”建设,...
5月28日至29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南京理工大学承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协办的第三届全国航空航天类本科毕业设计成果交流会在南京举行。我校航空学院飞设181张石轩同学的毕业设计获二等奖,飞设181吕心雨、飞制181贾宇、飞制181李恒、飞制182李威4名同学的毕业设计获优胜奖。据悉,全国航空航天类本科毕业设计成果交流会作为航空航天类专业实验实践教育教学系列活动之一每年举办一次,交...
5月26日,山东铁投集团2022年度交通运输科技活动周正式启动。学校党委委员、副院长来逢波应邀参加启动仪式。仪式由山东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基全主持。本次科技活动周以“科技创新助力山东高铁建设”为主题,旨在通过创新驱动,提高集团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品推广能力,助力山东省高铁建设在智能建造、智能运维、新材料新技术、站房智能管控、节能低碳等方面构建科学管理模式,以科技创新赋能全省现代化高铁网络建...
近期,航运学院依托山东省航海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和山东航运文化研究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开展了科普活动周系列活动。活动中,山东省航海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和山东航运文化研究教育基地教师带领学生代表们分别参观了航海模拟器实验室、轮机模拟器实验室、船舶防污染重点实验室、智能海上交通重点实验室以及天文模拟馆。在航海模拟器实验室,船长周连国向同学们逐一介绍了模拟器的各种设备,现场模拟了船舶在新加坡水域进出港操作,让大...
5月25日下午,“高校教师教学研究与科研发展的协同关系探索”专题讲座活动在威海校区2号教学楼A405举行。此次讲座由学校教务处主办、基础教学部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承办,讲座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平台同时进行。学校50余名教师参加活动。讲座特邀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杨港担任主讲嘉宾。杨港以教学研究能力的蕴涵与表征为切入点,阐明了教学研究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教师职业内在的规定与...
5月21日,第十三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山东分赛区比赛落下帷幕。我校外国语学院张瑗老师团队获得英语思政微课组二等奖,牛璇璇老师获得英语(视)听说课组二等奖。据悉,“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创始于2010年,是我国举办最早的全国性外语类教学赛事,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2012-2020年)”中位列外语类教学大赛首位。本届比赛由山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指导,由...
近日,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公布了2019至2021年度交通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交教研字〔2022〕11号),我校共5项成果获得奖励,成果涵盖教学改革案例、研究报告、著作、论文四大类别。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宝运的教学改革案例“交通类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效性提升与改革实践”(编号JT2101-22)获得一等奖,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李洪华的研究报告《交通行业发展趋势及对技能的需求》(编号JT2102-30)获...
长清校区: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海棠路5001号
无影山校区:济南市天桥区交校路5号
威海校区:山东省威海市双岛湾科技城和兴路1508号
电话:0531-80683555
电话:0531-58251302
电话:0631-3998899
邮编:250357
邮编:250023
邮编:264209
友情链接
常用链接
版权所有 © 山东交通学院 鲁ICP备05001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