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在长清校区明德楼303会议室召开线上实验室安全工作专题会。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化祥出席并主持会议。张化祥强调,各单位(部门)要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度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鲁教科函〔2022〕19号)、《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领导批示要求加快推进高校实验室化学品全程信息化管控工作的通知》(鲁禁毒字〔2021〕299号)文件要求做好相关工作。他要求,要牢固树立...
3月30日-4月13日,国际航标协会船舶交通服务(IALA VTS)委员会第52次会议以远程视频会议形式召开。我校航运学院张强、张树豪、王才范、李晓波四位教师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中国代表团提交了航运学院与威海海事局合作完成的《关于如何在船舶交通系统中建立安全文化的指南》草案,该草案得到了委员会的肯定,并于4月8日组织召开了该指南草案的专题研讨会,与会人员审议了该指南草案详细条款,并计划于第53次...
4月7日上午,学校在长清校区明德楼303会议室召开线上教学质量专题会。学校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化祥出席并主持会议。张化祥就确保线上教学工作质量提出要求,一要做好网络支撑保障,集中使用效果较好、具有回放功能的线上教学软件;二要充分发挥二级学院(部)作用,做好线下督导巡查;三要践行“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教学理念,确保学生听懂学会;四要改进优化排课,考虑课程的特殊性和学生知识学习规律进行合理编排;五要结合...
近期在全校上下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背景下,学校科研工作坚持“停课不停研、居家不停研”的工作思路,多渠道沟通、多举措发力,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拓宽服务载体,在保障科研人员生命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全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科研工作,实现疫情防控和科研工作“两手抓”。学校各科研团队及科研人员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坚守岗位、迎难而上,克服人员流动受限等问题,按照“做有计划有组织的科研工作”要求,全力推...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倒春寒”,学校按照上级有关部署要求,及时分析调度研判疫情形势,春季学期教学模式紧急切换,相关工作迅速展开,“云端课堂”无缝衔接,线上教学平稳有序。“知己知彼”制定预案,师生培训“不误砍柴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校根据当前国内疫情呈多点散发趋势,结合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作出了线上教学演练的决定,为随时开展线上教学做足准备。如何打赢线上教学的“质量战”,学校领...
为进一步增强教师信息化教学本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3月28日晚,基础教学部邀请本部门吕秀敏老师作“雨课堂”操作使用分享培训。活动通过线上“腾讯会议”平台进行,基础教学部全部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培训中,吕秀敏老师对“雨课堂”软件5.2最新版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讲解了使用“雨课堂”软件进行备课、授课、课后教学数据分析、创建课前课后资料、班级管理等方面的数据分析功能,同时将参与问答互动、难点...
3月25日,船舶与港口工程学院在线上举办海洋机器人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会议邀请了山东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开发部负责人姜京华、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孙延超、我校教务处副处长周兆欣、航运学院副院长张强、基础教学部《人工智能基础》课程教师王敏、船舶与港口工程学院副教授杨卓懿。会议由船舶与港口工程学院副院长孙洪源主持。会上,孙洪源首先向与会专家们介绍了海洋机器人前期申报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学科建设龙头作用,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水平,3月23日,航运学院线上组织召开了学科建设研讨会暨青年博士教师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陈海泳、院长王明雨、副院长张强、陈超教授、刘均海教授及全体博士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王明雨主持。会上,王明雨充分肯定了2021年学院学科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强调学科建设是学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并对学院学科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张强传达了学校学科建设及科研...
为进一步做好2022年普通专升本自荐生专业综合能力测试工作,3月15日,学校在长清校区明德楼302会议室召开专题会。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化祥出席并主持会议。张化祥指出,相关单位(部门)一是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专升本自荐生能力测试政策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测试方式;二是要做好精细化管理,主动接受监督,确保工作安全平稳、公平公正、有序推进,在各个工作环节中要严格规范,责任落实到位;三是要对试...
3月15日上午,学校党委委员、副院长来逢波一行5人到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围绕乡村振兴、农村公路与电商物流、农产品运输与供应链管理等问题进行调研交流。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褚瑞云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座谈并就相关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来逢波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人才队伍及科研成果的基础与特色,表达了我校基于交通运输研究优势,参与服务我省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工作的思路和愿望,提出了下一步在“...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九届山东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获奖名单,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得奖项1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获奖数量居全省同类院校首位,创我校历史新高。我校获奖率91.67%,在省内同类院校中位居前三。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强化教育教学成果的...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和一流课程申报,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3月9日下午,由教务处主办,航空学院承办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建设暨校级虚拟仿真实验共享平台培训会在交通机电楼A218举办。会议邀请北京润尼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罗浩刚、技术服务部主管李世杰担任主讲嘉宾。罗浩刚以《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建设与实践》为题,从技术架构、选题颗粒度、实验设计层次及内容要求、...
为进一步开展威海校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威海校区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2月28日至3月1日,研究生工作处处长于利民一行3人赴威海校区航运学院、船舶与港口工程学院调研。调研期间,研究生工作处分别与航运学院、船舶与港口工程学院召开座谈交流会,就研究生教学质量、导师培训、论文管理、研究生党建、学生工作、研究生科技创新等内容分别与教师、研究生进行了座谈交流。此次调研还走访了威海校区研究生培养学院及教学管理...
3月1日上午,汽车工程学院在长清校区工程中心D205举办2022年“两金”项目申报第二次论证会。会议邀请山东师范大学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耿琰教授作为专家进行论证指导。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赵长利、相关教师参加了会议。会上,汽车工程学院拟申报2022年“两金”项目化学学部和工程与材料学部的项目负责人围绕自己在申请书撰写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向专家请教,并作了深入交流。耿琰教授针对项目负责人的申请书从形式到内容,...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我校获批4个本科专业,分别为智慧交通(081811T)、数字经济(020109T)、海洋机器人(081904T)、国际经济与贸易(020401)。“十四五”期间,学校科学规划专业优化调整建设方案,紧密对接交通行业产业链,结合学校的学科建设要求和人才培养定位,持续优化专业布局,着力推动“新工科”“新文科”专业建设和传统学科专业改造升级,减招、停招、撤销学科支撑弱...
2月23日,汽车工程学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推进会在工程中心D205召开。学院领导、各系(中心)主任、车辆工程系全体教师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上,学院院长李伟肯定了近两年各专业围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作出的努力,他分析了当前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形势,剖析了学院专业认证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路,表示学院将全力推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学院党委书记刘树民在会上就做好专业认证工作提出三点...
2月22日上午,学校在长清校区303会议室召开期初教学工作例会,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化祥出席并主持会议。张化祥指出,各二级学院(部)根据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的各项时间节点提前谋划、统筹部署,确保了教学工作平稳有序开展。他要求,各二级学院(部)要服从学校发展大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执行力度,积极开展专业结构优化布局调整;要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强化督教督学,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
2月22日下午,学校在长清校区明德楼303会议室召开2022年度第一次科研工作会议,党委委员、副院长来逢波出席并主持会议。来逢波指出,在疫情影响、学术交流与协作受限等不利条件下,全校上下抓住时机,夯实基础、苦练内功,在多个方面取得优异成绩。他强调,2022年是学校成为硕士授予单位的冲刺之年,各单位(部门)要紧紧把握当前国家科技体系重塑和变革的关键期、机遇期,深入学习上级有关科技创新政策精神,锚定国家和我省重...
2月19日,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专题线上指导会,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分别在长清校区明德楼302会议室和威海校区明德楼210会议室参加线上指导会。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发展心理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授罗良主要讲述了基础教育与教育心理领域的政策热点与研究前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所所长张男星研究员主要讲述了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江苏理工学...
长清校区: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海棠路5001号
无影山校区:济南市天桥区交校路5号
威海校区:山东省威海市双岛湾科技城和兴路1508号
电话:0531-80683555
电话:0531-58251302
电话:0631-3998899
邮编:250357
邮编:250023
邮编:264209
友情链接
常用链接
版权所有 © 山东交通学院 鲁ICP备05001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