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授予马晓丽等120名同志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的通报》,我校交通土建学院副院长李晋教授荣获“2019年度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是山东省人民政府设立的专业技术人员专项荣誉,是省委、省政府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中青年领军人才选拔培养的...
近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2号),我校申报的海洋技术、金融工程2个本科专业成功获批。至此,我校本科专业已达61个。近年来,学校围绕山东省支柱产业,对接新旧动能转换十大产业,主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关学科专业,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已形成适应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结构合理、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下一步,学...
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本、专科各项教学工作有序开展,2月27日上午,学校召开了2020年春季学期第二次教学工作网络会议。副院长孔祥云出席并主持会议。会上,教务处负责人汇报了线上教学第一周工作进展情况,详细介绍了为保障线上教学顺利开展应采取的方案和措施,并就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教学成果培育、毕业论文(设计)、毕业生实习实训、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等工作进行了布置和安排。绩效考核与教学评估办公室负责人对...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吃劲的关键阶段,威海校区基础教学部政治教研室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作用,通过挖掘这场严峻斗争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教育资源,讲好战“疫”故事,以思想教育筑起防疫阻击战的青春长城。为此,政治教研室在经过多次网络集体备课后,以“中国战‘疫’”为主题,精心策划了开学第一课。各位教师紧密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利用线上直播授课方式,通过讲述彰显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优势的感人至深的抗击疫情...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考验,教务处坚持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第一,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指导意见,制定线上教学方案,如期开展教学活动。为保障线上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务处积极响应、精心组织、主动作为,精心提供云端“四个服务”,为线上教学保驾护航。做好课程资源服务。积极整合国家、省级、校级线上教学资源,收集、整理并发布优慕课网络教学平台、学堂在线、超星、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山东省课程联...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期,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利用好思政课堂教学主阵地,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精神。为此,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在2月到5月期间,开展“战‘疫’故事进课堂,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专题讲授疫情防控中的先进人物及事迹。为保证此次教学活动取得良好效果,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以教研室为单位,利用公众号、微信群、雨课堂等平台进行了集体备课活动。线上备课活动中,教师们积极讨论、发言,气氛热烈,...
近日,学校教务处、图书馆、山交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教材中心多措并举积极搜集教育教学资源,开展资源共享,帮助师生获取电子和纸质教学材料,共同助力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顺利开展。自2月11日学校召开新学期线上教学工作专题会启动线上教学活动以来,教务处、图书馆、山交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教材中心积极开展工作,利用自身优势,采取多种措施,广泛搜集、整理各类教学资源,并第一时间通过教务处公众号、教学工作群、图书...
为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抗击疫情重要指示精神和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考试院相关文件要求,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研究生招生复试、教育教学、学位授予等工作的影响,顺利完成2020年春季学期学科(学位点)建设及研究生教育工作,2月14日上午,学校通过远程线上方式召开了学科建设暨研究生教育工作专题会议。会议由副院长姜华平主持。姜华平指出,一要高度重视申硕工作,学科与研究生处和各申报二级学院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教育部和山东省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结合学校科研工作实际,学校提出了科研工作若干举措,切实保障科研工作正常有序开展。2月1日,学校向全校科研工作者发出了《坚定信心 众志成城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倡议书。号召全校科技、社科工作者要做好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精神的引领者,以科学的态度认识疫情、防控疫情,积极传播...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厅及学校相关教学工作文件要求,2月12日,船舶与轮机工程学院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学工作专题会议。会议由院长王明雨主持,全院教师参加会议。会上,副院长马强传达了学校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实践实习安排和期初教学检查有关文件精神,详细讲解了应对疫情期间教学工作相关安排。分党委副书记庄伟对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管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分党委书记刘佳军表示,当下疫情防...
为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抗击疫情重要指示精神和教育部、教育厅相关教学工作文件要求,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教学带来的影响,圆满完成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工作,2月11日,学校利用网络语音直播举行“应对疫情 停课不停学”教学工作专题(扩大)会议。副院长孔祥云参加并主持会议。孔祥云指出,本次会议形式新、效果好,得益于学校多年来信息化教学的成果和积累,广大教师要以主人翁的精神做好线上教学工作,圆...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教务处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并积极商讨在疫情时期开展教学的应对方法和预案。近日,教务处组织各学院(部)教学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及全体任课教师参加雨课堂在线课程培训,切实保障我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本次培训自1月30日开始,内容分为技术培训、专家报告、示范课程三大模块,由专业课堂团队的培训师和从事一线教学的专家通过直播的方...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大数据产业应用研究基地依据Sixlens(六棱镜)产业金融大数据平台收录的第1届至第21届中国专利奖获奖情况发布了《中国高校专利奖排行榜》百强名单。我省高校获奖总数位列全国第7位。其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获奖10项,列全国第15位;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大学获奖5项,列全国第34位;烟台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获奖3项,列全国第52位;山东理工大学、山东交通学院、齐鲁工业大学获奖2项,列全国第6...
1月14日上午,济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暨服务驻济高校院所行动启动仪式在济南举行。我校副院长姜华平应邀出席会议。济南市副市长孙斌,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吕建涛,历下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李国强,省技术市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李百东以及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交通学院分管领导出席启动仪式。会议由济南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吕建涛主持。会上...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2019年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立项建设团队”名单,确定首批立项建设青创人才引育团队213个,我校科研处来逢波负责的“综合交通体系优化调控与实践应用创新团队”、交通土建工程学院葛颜慧负责的“桥梁与隧道防灾减灾技术创新团队”、船舶与轮机工程学院张少君负责的“轮机工程技术创新团队”获批立项。本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创新团队的立项建设,是对我校专业建设及育人成果的肯定,得益于学校对...
1月8日至10日,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大数据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大数据系统与平台技术师资培训班,大数据专业全体教师以及部分学院教师参加培训。本次培训聚焦大数据系统与平台技术专题,邀请高寻真源(山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数据开发工程师作为主讲教师,培训将大数据系统hadoop生态圈的主要技术与案例深度结合,利用学院的大数据实验平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在演练与探讨中,大家收获颇丰。老师们一致反映,这样...
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奖励大会并为获奖人员颁奖。我校作为第二完成单位完成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粉土路基建造支撑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我校国家级科技奖励零的突破。我校道路学科带头人、项目第二完成人李晋教授作为获奖代表参加了奖励大会。该项目由我校道路学科团队与山东...
1月9日,临沂研究院举行2019年度工作总结会议,回顾2019年工作情况,研究部署2020年工作。会上,临沂市经开区管委会副书记张潇梦致辞;临沂研究院院长、副院长分别从基础建设、成果转化探索、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团队内引、跨界合作资源外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等方面汇报了2019年度工作总结,从组织建设、人才培养、高端人才引进、激励机制、项目库及专家库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拓展、成果转化...
近日,山东省科协发布《关于 2019 年度山东省科协学会工作和企事业科协工作情况的通报》(鲁科协发[2019] 57 号),通知指出,根据各单位2019 年度工作情况,经认真评估研究,确定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日照港集团科协及我校科协等25家科协为“2019 年度企事业科协工作先进单位”。同时,我校于明进教授作为山东省内燃机学会代表当选“2019年度学会工作先进个人”。近年以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和山东省科...
长清校区: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海棠路5001号
无影山校区:济南市天桥区交校路5号
威海校区:山东省威海市双岛湾科技城和兴路1508号
电话:0531-80683555
电话:0531-58251302
电话:0631-3998899
邮编:250357
邮编:250023
邮编:264209
友情链接
常用链接
版权所有 © 山东交通学院 鲁ICP备05001932号